“根據今年計劃出臺的順德區校車行駛停靠站點相關規定,順德將建1000個校車停靠點。”在本周召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執法檢查中,順德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首次透露,今后校車將不能隨便在路邊停靠,需在公交站或校車專用停靠點停靠。
《道路交通安全法》執法檢查作為順德區人大常委會本年度的一項重要監督議題。8月19日至21日,區人大采取聽取匯報、座談討論、實地視察、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全區貫徹實施該安全法的情況開展執法檢查,校園與學生出行安全成為一項重要的議題。
校車將不能隨意停靠
據介紹,順德區共有核定載客校車175輛,其中51座及其以上的有41輛,根據每部校車需要建5至6個停靠點計算,目前初步確定將建1000個校車專用停靠點。這些新設的停靠點不包含校車原本就可停靠的公交站點。
在順德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召開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執法檢查座談會上,順德區教育局審批服務科副科長陳永剛匯報了上述即將實施的措施,依托區校車安全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區教育局聯合區環運局、區公路局以及交警大隊等單位,共同對校車停靠站點的規劃、建設、審核、管理工作進行部署。
“以前校車站點的停靠多是約定成俗,但也存在無序的現象,而設立專門的停靠站點,將使學生上下車更加安全。”順德區教育局副局長何釗勝說,學生上下學同時也是上下班高峰期,如果校車與公交車等車輛一起進站,一窩蜂的擁擠狀態容易讓處于弱勢的學生受傷,鑒于此,校園交通安全工作是作為區教育局本年度校園安全管理的重點工作來抓。
事實上,設立校車停靠點的做法,順德周邊已有多個地區推廣和實施上走在了前列。陳永剛也表示,順德還為此去到校車線路與停靠點規劃設置工作做得較好的中山、東莞考察“取經”。
根據中山等地的經驗,每個校車停靠站都將由“校車停靠預告標志”、“校車停靠站點標志”、“校車停靠站點標線”等部分組成,如設立“校車站點100米”的小標志,用于提示前方不遠處是校車站,司機行經此處,應減速慢行;校車停靠站點外圍用黃色實線標注,內部填充黃色實折線,并在中間位置標注“校車”地面標記;除校車外,其他車輛不得在此區域停放。
陳永剛表示,停靠點設立后,孩子們也要習慣到停靠點上下車,家長接送須提前到停靠點。不過在調研中,也有市民指出,部分鎮街生源分布廣且分散,加上線路長,使得校車停靠點發揮實效方面面臨不小的困難。
校園將推廣“人車分流”
校園安全不僅僅局限于校外,陳永剛說,順德不少學校出入口位于市區主干道內,上下學高峰期往往短時間就在校門口匯集了較多的交通量;部分駕駛員為了搶時間經常鳴笛,不僅影響學校的教學秩序,也違反了城市校園周邊路段嚴禁鳴笛的交管規定,“這些都對學校周邊交通安全造成了極大的風險和隱患。”
陳永剛表示,對此,除了進一步提升完善公共交通服務學生的職能,將公交盲區的學校納入下一期公共交通體系規劃外,各鎮街教育部門要根據轄區交通狀況,研究及推行學生彈性放學措施,以緩解學校周邊道路交通擁堵。
根據區教育局在暑期制定的《順德區校園車輛出入管理辦法(試行)》,從2014年9月1日起,校園內堅持“人車分流”管理辦法。有條件的學校,將分別設置機動車輛出入通道和行人出行通道,沒有條件實施“人車分流”的學校,在學生上學、放學時段,禁止機動車輛出入校園。
針對“禁止機動車輛出入校園”的決定,區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提出疑問:“禁止外來車輛入校,可為校園安全做工作,但教職工車輛管理問題怎么辦,是否也應該對教職工進行道路安全知識培訓?如何來監管他們呢?”
陳永剛對此回應表示,順德區不少學校因早期規劃問題,沒有足夠的停車場,而部分學校已有50%左右的教職工開車上下學,校園進出車輛增加,以至于出現校園內停放車輛占用學生活動場所的情況,這些都增加了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
在監督方面,陳永剛說,從今年9月起,鎮街教育局將建立常規檢查機制,不定期開展校園交通安全檢查,以此確保學生安全。